祁门红茶——中国茶类中的名品,红茶中的名品。享誉中外,在英国受到皇室贵族宠爱。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的祁门一代,香名远播,固有“祁门香”的美称。


祁门红茶,全县分三域,溶口直上到侯潭转往祁西历口,以贵溪、黄家岭、石迹源等处为最优,其茶叶底厚薄适中,味醇眷幽,色润泽,发酵1个半小时;闪里箬坑特到渚口,以箬坑、闪里、高塘等处为佳,其茶叶底薄,条线好,味浓色佳,发酵只需1小时;塔坊直至祁红转出倒湖,以塘坑头、棕里、芦溪、倒湖等处为代表,其茶叶底厚、味浓、色暗、枝粗大,发酵需2小时以上。贵溪至历口这一区域红茶,因质量最优,外商每年来华购茶,须待贵溪胡日顺贡贡、历口黄山、白岳3个箱到沪,乃开盘采购,故此区红茶为祁门红茶之冠。


茶叶的自然品质以祁门历口、闪里、平里一带最优。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,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,而且气候温和、雨水充足、日照适度,生叶柔嫩且含水溶性物质丰富,又以3-4月份所采收的品质最佳。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匀整,锋苗秀丽,色泽乌润(俗称“宝光”);内质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,上品茶更蕴含着兰花香(号称“祁门香”),馥郁持久;汤色红艳明亮,滋味甘鲜醇厚,叶底红亮。清饮最能品味祁红的隽永香气,即使添加鲜奶也不失其香醇。春天饮红茶以它最宜,下午茶、睡前茶也很合适。祁门茶叶,唐代就已出名。据史料记载,在清代光绪以前,并不生产红茶,而是盛产绿茶,制法与六安茶相仿,故曾有“安绿”之称。


光绪元年(1875年),有个黟县人叫余干臣,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,因羡福建红茶(闽红)畅销利厚,想就地试产红茶,就在至德县(今池州市东至县)尧渡街设立红茶庄,仿效闽红制法,获得成功。次年就到祁门县的西路、闪里设立分茶庄,始制祁红成功。与此同时,当时祁门人胡元龙在祁门南乡平里镇贵溪进行“绿改红”,设立“日顺茶厂”试生产红茶也获成功。并取号牌“胡日顺”,从此“祁红”不断扩大生产,形成了中国的重要红茶产区。胡元龙也成为了“祁红”鼻祖,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。祁门茶叶条索紧细秀长,汤色红艳明亮,特别是其香气酷似果香,又带兰花香,清鲜而且持久。既可单独泡饮,也可加牛奶调饮。祁门红茶,是“红茶”中的佼佼者,向以“香高、味醇、形美、色艳”四绝驰名于世,祁门红茶始制于清代光绪年间,为工夫红茶的珍品。

点赞(0) 打赏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