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茶的名称来源

发布时间:2021-11-09 21:52:26   浏览:128   编辑:gsyycy_pan

白茶不多见。已有200年历史,由福鼎县首创的,又称为福鼎白茶。了解下白茶名称的由来!


白茶名称的由来

古人在周朝就采取了“晒干或阴干”对茶叶简单加工,保存茶叶以备祭祀、治病、静修等不时之需,我们称之为“古白茶”。湖南农业大学的杨文辉先生发表的《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》一文中就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的观点。

白茶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《茶经》七之事中,其记载:“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。”陈橼教授在《茶叶通史》中指出:“永嘉东三百里是海,是南三百里之误。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(唐为长溪县辖区),系白茶原产地。”可见唐代长溪县(福建福鼎)已培育出“白茶”品种。

白茶山即为福鼎太姥山,太姥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。传说东海诸仙每年到此聚会一次,故素有“海上仙都”之美称。据《太姥山志》记载:太姥山旧名才山,轩辕黄帝时,道仙容成子尝栖之。汉代王烈《蟠桃记》载:尧时,有一山姑在此居住,以种蓝为业,于是,乡民们皆称“蓝姑”。蓝姑为人乐善好施,深得人心,曾将所种茶叶作为治疗麻疹之药,救下了许多小孩的性命,百姓感恩戴德,将其奉若神明,尊称其为太母,尧帝亦感其圣德,遂将才山改名为“太母山”。

据《福建通志》载:汉武帝命东方朔授天下名山,改“母”为“姥”,至今,悬崖上尚遗东方朔题刻——“天下第一山”五个大字。太姥山的鼎盛时期在唐朝,当时四周有36座大寺院,如今可见的遗址有唐玄宗赐题的“尧封太姥舍利塔”,有唐乾符年间所建的国兴寺遗址,有唐椤枷宝塔,有摩尼教的摩尼宫等。福鼎太姥山地区民众自古就有将白茶用于治疗麻疹、发烧等疾病的习惯流传至今。

咨询电话

0744-8205548


X

获取加盟资料

本网站将严格保护您的个人信息安全,对您所提供的信息采取严密的管理及保护措施